项目编号 | 项目名称 | 项目类型 | 项目级别 |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| 项目成员 | 指导教师 | 所属学校 | 操作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210268055 | 适用于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辅具开发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10 |
郭诗颖
|
柏怡文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202210268056 | 基于Arduino驱动的多频率可调视觉刺激仪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10 |
杨懿豪
|
王璁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202210268057 | 一种具有止呕功能水凝胶口罩贴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8 |
何牟
|
路璐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202210268058 | “安谷”饮食管理APP的开发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0807 |
李雅雯
|
周小芳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202210268059 | 药食同源中药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状的功能性食品开发研究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8 |
赵文丽
|
李亚娟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202210268060 | 中医经典名方组方游戏开发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8 |
刘艳
|
洪燕龙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01 | 医学社会史视域下的“三言”“二拍”涉医文献研究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5 |
杨璐嘉、刘博文、邵沁、郑文澜
|
任宏丽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02 | 经293-SDF1细胞筛选的中药单体促进MSCs迁移作用的体外评价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1 |
吴心语、俞洋、王栋元
|
王强利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03 | 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1 |
田雪琪、刘文霞、刘育辰
|
贾彩凤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04 | 补阳还五汤的有效单体成分对神经细胞氧糖缺乏损伤的保护作用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1 |
石炜弘、施苏杭、袁晨越、邵海云
|
王志菲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05 | 初步探讨MPP+对SH-SY5Y细胞中microRNA表达的影响及羟基积雪草苷的保护作用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1 |
李晓菲、吕亚
|
秦真侠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06 | 基于薄层生物自显影的中药脂肪酶抑制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1 |
张佳欣、施芳禹、宋思玥、王赫然、王璐
|
杨颖博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07 | 针刺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中骨代谢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1 |
卞跃峰、张建忠
|
赵英侠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08 | 临床针刀操作中的解剖细节探讨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1 |
郑佳萍、柳奕诚、龚恬韵
|
张黎声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09 | 补肾中药活性成分对慢性脑缺血模型的影响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1 |
郑钰凡、金宙、姜凡、张洁
|
凌霜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10 | 提高蜂毒肽脂质体包封率制备工艺与评价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5 |
时歆未、刘雨青、羌瑞
|
张永太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11 | 黄柏中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5 |
卢金萍、罗发珍、王宇、陈佩晶
|
张宁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12 | 半夏泻心汤对酒精性胃炎大鼠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5 |
施佐桥、宋杨洁、胡竞尹
|
王新宏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13 | 不同采收时间及产地加工方法对高要产广藿香质量的影响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5 |
刘王振祖、李芊锐、顾陈铭、陈嘉悦
|
安叡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 |
g201810268014 | 灸法对慢性病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循证研究 | 创新训练项目 | 国家级 | 1005 |
付丽红、李涓涓、曹洧铭
|
陈君超
|
上海中医药大学 |